文
齐姐育儿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谁做家务一直是很多家庭争执的矛盾点,不只是国内,在欧洲、尤其是南美洲的男性普遍认为做家务是女性的事情。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开始呼吁,家务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只属于女性的工作,而是要求男性必须参与,并接受劳动分配。
最近,在西班牙的一个叫VIGO的小城镇里的一所学校火了,学校规定除了完成常规的课程外,学生们还需要掌握做饭、打扫卫生、洗衣、熨衣服等生活技能,并且把这一项当作是必修课程。
这很快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
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家务劳动是需要每一个家庭成员共同完成的,而不是带有偏见地认为这是女性的工作。为了早日摒弃这种旧思想,我们需要从下一代开始抓起,不单只是让他们重视家务劳动,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让他们逐渐改变‘家务活是女性的工作’的偏见。”
可见家务工作对孩子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患心理类疾病的概率比较低。
由此可见,做家务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家务需要从娃娃抓起,那么家长在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时候,需要注意哪几点?
01注重参与感
家长指望孩子能够顺利做好家务是不现实的,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享受一起工作的乐趣,彼此都注重参与感才是最重要的。
除此之外,做家务还能使亲子关系更加的亲密。
02量力而行
家长在给孩子分配家务活时需要考虑他的年龄和力量,尽量选择一些较为简单,容易理解的工作,例如:擦桌子、拖地、收拾玩具等等。
让孩子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培养他对劳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03保持耐心
很多家长不奢求孩子帮忙,而是不添乱就行,但往往是家长刚把这儿扫干净,孩子要帮着家长弄,反而帮了倒忙。
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因此发火和责备,而是要耐着性子一遍一遍给孩子做示范。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家长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让他能够更容易接受。
04以身作则
孩子的行为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家长在做家务的事情上不能表现出厌烦,夫妻之间需要合理分配家务劳动,不能一个人“忙死”,一个人“闲死”,以免让孩子错误的认为家务就是女性的工作。
05多加鼓励
孩子在对做家务充满好奇心的时候,哪怕做得不好,家长也不能给他泼冷水,而是多多鼓励他。
鼓励不能只是敷衍的应付,应该对进步的地方提出具体的表扬,这样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同时也知道自己的每一点都是被父母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会对做家务充满积极性。
06注意安全
在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家长的视线不能离开他,以确保他时时处在安全的范围内,避免发生危险。
孩子在某个阶段会对扫把、吸尘器这类的清洁工具感兴趣,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时期来多多“用”孩子。
并不是为了让他们一定要做的多好,而是让他们从小就养成爱做家务的好习惯,增强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如果孩子能够通过做家务劳动体谅到家长的辛苦,这也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