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古代印度文化
(一)范围
古代印度包括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广大地区。
(二)古代印度丰富多彩的文化
1.宗教
(1)公元前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2)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
(3)公元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2.文学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大约定型于2——4世纪,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3.艺术
佛塔、石柱、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4.数学方面
古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三)影响
公元前后,古印度文化开始传播到东南亚,对东南亚地区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佛教文化更是渗透到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古代朝鲜和日本文化
(一)古代朝鲜文化
1.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2.7世纪,朝鲜半岛的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3.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4.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是研究高丽王朝历史的重要典籍。
5.与中国隔江相望,交往频繁。
(1)朝鲜的宗教、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2)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二)古代日本文化
1.神道
又称神道教,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
2.天皇制度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3.武士道
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4.文学
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享誉世界文坛。
5.建筑
法隆寺是日本古代建筑的代表。
6.绘画
大和绘和浮世绘都是极具特色的日本绘画艺术。
7.日本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在吸收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日本本土文化得到发展。来自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三、美洲印第安文化
(一)概念
印第安人是对除因纽特人外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并非指单一民族或种族。历史上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展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其中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最具代表性。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二)主要成就
1.宗教上属于多神崇拜。
玛雅人崇拜与生活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的信仰中,太阳神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建筑
建造金字塔,但不作为陵墓,他们在塔顶建神庙,祭司也在塔上观察天象。
3.文字和历法
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印加人也制订了太阳历和太阴历。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
4.数学
玛雅人创造出20进制。
5.医学
印加人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
6.其他
阿兹特克人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也都非常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