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20日,众泰汽车发布了年度业绩报告,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预计亏损60-90亿元人民币。换种说法就是众泰凉了,并认为这不是我们的车不行,而是大环境不好。
其实,众泰的嗝屁,还真跟我国汽车工业及市场的大环境关系密切。
我们从众泰的发家开始讲起。下图是众泰的首款汽车产品,众泰。早在90年代,浙江永康出来了一家铁牛集团,主要生产五金产品和摩托车配件,效益不错。年之后,国内汽车市场井喷,大家伙儿谁都想在里面分一杯羹。而那个时候,正是汽车市场供不应求的年代。当时你去买一台标价29.98万的六代雅阁2.3,还要加价且托关系找人才能买到车,还没开下生产线的每一辆车都有主。
所以,只要你把四个轮子的车造出来,就不愁没人买。05年上市之后,由于同价位小型SUV里面找不到对手,销量相当不错。众泰的正版原型车一汽大发特锐当时在国内9.98万起售,基本是的两倍。所以,众泰在汽车行业捞到了第一桶金。
的诞生,其实是从台湾买了一条准备出售的大发生产线,当时这条生产线正在洽谈的买主还有吉利和奇瑞。也就是说,不是山寨车,是花了钱买回来的东西,众泰怕出幺蛾子甚至把台方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一起挖过来了不少。因此,众泰的头几批车上有大量正版大发配件,又是三菱发动机,甚至Logo也是大发的logo多了一个D。考虑那个年代,可以算得上是相当不错的车了。说个小插曲,当年众泰想购买二手生产线的第一个选择其实不是大发特锐,而是西雅特Toledo这款国内版老捷达的西班牙同胞,但是被奇瑞抢了先,搞出了奇瑞风云。
之后的众泰便一发不可收拾地走上了收购二手生产线的造车之路。那个年代,很多车企靠外购生产线起家,但一直拿别人的剩饭当主菜吃下去的还真的只有众泰一家......
但这里有个小插曲,众泰的第二款汽车产品是这玩意儿。车企卖车得有资质,正是因为没有自己的资质,所以是借了四川大地汽车的资质做出来的。这个大地汽车也很邪门,02年CKD过韩国双龙的Musso但很快凉了,中文名大地魔兽,那车跟多年之后上汽的荣威W5血缘关系挺密切。
借完别人家的资质,众泰想有自己的。于是07年众泰收购了隶属中国兵器集团的湘潭江南汽车,这是当年奥拓引进国内的四家合资厂之一。拿到了资质,又有了奥拓这款车型,08年归入众泰产品线的江南TT用1.8万的价格打出了“中国最便宜汽车”的口号。
年,众泰的改款车型上市,换了新logo,依旧是三菱发动机(三菱真特么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半个顶梁柱),上市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我国SUV销量榜一直在前10的位置,第二年还推出了cvt变速箱的自动版本,且不说匹配和质量如何,十一年前自动挡在这种几万块的自主品牌中还是非常新鲜的东西。
08年底,众泰从意大利又买回来了新东西。湖南湘潭工厂开始造菲亚特Multipla了,得名梦迪博朗。这是一款非常神奇的车,两排六座,六个独立座椅,空间巨大且好用。中控的结构仿佛是设计师喝醉了东拼西凑上去的,但是用起来还挺顺手...众泰版本也是菲亚特的发动机变速箱。我去年夏天开的这台车况很一般,而且后期装配的大量国产件也拉低了可靠性,但驾驶感受和手动挡的手感还是很欧洲,一点都不像那个年代的国产车。
众泰买来的其实是Multipla在年的小改款车型,改款之前的车型长这个样子,一度被评为世界最丑的汽车之一。
我想不通众泰把这样一款被中国老百姓嫌弃的车买来是怎么想的,梦迪博朗的销量很差,直到今天,年了,湘潭工厂还扔着很多国四排放的库存僵尸车。
07年前后还有传闻众泰要收购蓝旗亚Lybra的生产线,一款年在意大利发售年停产的A级轿车,国内都开始跑路试了,但最终不知为何夭折了。如果当年Lybra能进来,我觉得会比梦迪博朗成功得多。
其实在梦迪博朗之后,众泰这种靠买淘汰生产线造车的路子就不那么好走了。年,众泰又从菲亚特手中买了平台的车型,也就是曾经在南汽菲亚特生产过的派力奥和西耶那。
上面这个是朗朗,曾经的派力奥。下面是朗俊,曾经的西耶那。随后众泰把它们更名为ZHB和Z。我记得13、14年那会儿众泰版西耶那硬是卖出了4万块的低价,但还是无人问津。btw,这件事跟南汽没关系,是众泰直接在意大利买回来的。
众泰靠收购别人家生产线造车一直到年,从车市黑马到无人问津,这就是大环境变化的最佳佐证。我们先看看众泰这些车型的原型车在国际市场首次发售的年份,大发特锐年上市,梦迪博朗年,朗朗和朗俊这俩是年。
而04、05年的中国车市是怎么样的?那是空调厂家(奥克斯)随便造台车都有人买的,那是把国外80年代的车型拿进来生产就不愁卖的(南汽新雅途)。但是到08年甚至11年,消费者学聪明了,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众泰这些90年代的东西已经逐渐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拿本田举例子,年,你可以花不到9万块买到一辆与全球市场同步的飞度GE6,也可以花19万买到最新款的八代雅阁。而梦迪博朗在当时的售价是13万元。那个时候的汽车市场是非常魔幻的,你可以见到大量在今天看都觉得不过时的先进车型,也有大量诞生自90年代甚至更古老的车型在市面销售。市场最终会证明一切。21世纪的头十年,有太多以“随便造个车捞点钱”的心态的车企凉了。
所以在年,众泰换帅,迎来了大变革,今天我们心目中的那个“皮尺泰”就是从那会儿诞生的。下图是众泰史上的“变革之作”,Z。这款车的当时上市的时候,以“原创设计、品质家轿”等作为卖点,而确确实实这车也给当时的人们(包括那时的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我在日本街上看到了这个东西,丰田Allion......一款7年发售的JDM车型,定位比Corolla高了一丢丢。
看看内饰,真·完美改左。但不得不提一句,根据业内朋友讲,Z的外观内饰虽然copy自丰田Allion,但底盘架构跟十代卡罗拉更接近。
众泰的山寨之路开始的很聪明,从国人没见过的车开始,跟保定某知名车企当年的路子一样。依旧是熟悉的三菱发动机,但是价格便宜(手动挡低配不到六万)。众泰瞄准了小城市和农村市场,他们觉得这样五六万块钱还看起来“大气”的小轿车是不可多得的好车,有相当一部分人买车只考虑价格和外形,以至于那时候我家县城街上有大量Z。
众泰凭借Z扭转了局势,年销量13.4万辆,增幅40%。随后的故事我就不展开了,众泰开始走上了疯狂山寨的道路并一发不可收拾,各种山寨SUV靠着唬人的外观和配置吸引了大量线城市的消费者。下图为众泰山寨SUV的开山之作T,神似奥迪Q5。
或许是常年靠着购买成熟生产线让众泰尝到了甜头,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众泰慢慢丧失了对自主开发新车型、研发核心技术的想法,是典型的不思进取车企。或许在21世纪头十年,十万元以内的车型选择还不多,靠着国外老车型能在中国汽车市场尝到甜头。但随着市场不断成熟、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观也渐渐发生了转变,这个路子行不通了。看看同样是第一款车型靠外购生产线起家的奇瑞,年底第一辆奇瑞风云下线,到3年奇瑞就有了第一 立研发的发动机,并在之后始终没有停止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研发。而反观众泰,年在售的新车型还在用着三菱4G63T-2.0T发动机和自己山寨自三菱4A91T的1.5T发动机。年的首款产品是三菱发动机,造了十几年车,还是三菱发动机。
如今,在中国车企的各种新能源车已经上市很久之后,连发动机生产都成问题的众泰也眼红这块市场,纯电动好做,但混动不好整,碍于没有核心技术,甚至把整套的混动技术开发外包出去了。不只是混动技术,碍于产能不足的众泰甚至把部分外观件的生产制造外包出去了。其实在9年,众泰就推出了EV的纯电动,标称续航km,是我国首批新能源汽车。且不说这个十一年前的电动爹本身如何,至少那个时候还能看到众泰作为一个新兴车企的劲头。
从年的Z一直到年,众泰系山寨车卖的还不错。但16年之后就连年亏损,连续三年众泰仅仅完成了销售业绩的49%,年全年销量同比下降25.5%。加上近年来频繁曝出质量问题,众泰现在愈发显露出颓态。
归其原因,还是竞品和消费者两方都趋向成熟。想想在-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但消费者的选择尤其是中低端市场相对较少,所以众泰通过引进国外车型捞到了第一桶金。到了-这五年,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高速扩张,这五年最显著的就是五线城市及以下市场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和消费显著增长,而众泰从Z到各种山寨SUV这类看起来不错、价格也便宜的车型正中这类消费人群的喜好,所以众泰这些山寨车又一次卖了一波。所以,众泰迄今为止经历的两次成功,都是跟中国汽车市场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下图为众泰Z,外形和内饰山寨奥迪A6L(c7),有电吸门但基本不好使,去年国五清仓时6万多一台。
21世纪10年代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消费者的购车思维发生了转变。其中,很多人是因为亲身经历或身边见到了二零零几年购买的国产车几年之后频繁返修甚至在不少地区出现车身生锈的问题之后转而在换车时只考虑合资车型。具体表现就是众泰这类车企的颓败、老捷达这种续命多年的车型逐渐停产。
与此同时,一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中国汽车品牌所推出的新车型也逐渐脱离了山寨和粗制滥造的影子,很多车型的完成度在几年之内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也拥有了自己的自主研发能力,比如造车初期跟众泰一样靠外购生产线发家的奇瑞。但很遗憾,众泰并没有。而合资车型的价格逐渐走低,曾经很多消费者不敢想的是,年能以低于五万元的价格买到一辆合资品牌三厢轿车-起亚焕驰及它的现代同胞,甚至在终端还能有三五千元的优惠。这车在我老家县城这类市场卖的相当不错,而据我观察,与年众泰Z的市场覆盖人群高度重合——黑车司机、县城普通上班族、农村家庭等,但是,那些年在县城满街跑的Z,如今竟然一辆也见不到了。
我不太想用民智渐开这个词,但是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词汇。这两年,似乎在县城这类消费者基数极高,但很多基于一线城市的汽车媒体并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banyaganga.com/xbygwh/5041.html